好的,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段落语义不变,并稍微丰富一些细节描写,字数也尽量保持稳定:
---
在蜀汉的五虎上将中,赵云是最令人难以捉摸的一位人物。他究竟是偏向文官,还是纯粹的武将?他的年龄究竟是否比关羽还要年长?他的武艺在五虎大将中是否处于最弱的地位?这三大疑问至今仍无定论,没有任何一个说法能被所有人所认可。
围绕着赵云的这三大谜团,即便学者们费尽心思考证,也只能找到一个相对明确的结论:关于他的身份。至于赵云在蜀汉五虎大将中武艺排名几何,这仍是众说纷纭,争论不休;而他的具体年龄,恐怕即使再过几百年,也不会有人给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。
在成都武侯祠内,赵云被塑造成一位身穿公服、头戴幞头、手持笏板的文官形象,完全是一副文人的打扮。然而,在《三国志》中,陈寿却将他比作西汉开国名将夏侯婴,并与黄忠齐名,称他们都是刘备麾下勇猛强悍的利刃。
展开剩余85%关于赵云的年龄,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记载更是自相矛盾:初平三年(192年),赵云初次登场,出现在公孙瓒与袁绍在磐河(界桥)之战中,当时他是一个浓眉大眼、脸庞宽阔的少年将军。到了建兴六年(228年),诸葛亮初出祁山征讨魏军,年逾七十的赵云仍然英姿飒爽,斩杀韩德父子五人,老当益壮。
然而,从初平三年到建兴六年不过三十六年时间,赵云却从一个少年将军变成了古稀老人,这时间线怎么看都不合逻辑。如果赵云在斩杀韩德时已七十岁,那么他早年在与文丑交战、挑落麹义的那个时候,也应是三十多岁了。即便赵云有着“鲜肉”般的外貌,也不会被误认为少年。刘备当时出生于161年,在磐河之战时也不过三十二岁。
至于二十多岁的关羽为何拥有两尺长的美髯,刘备又为何胡须稀少,这些问题其实并不关键。我们更应该回过头来,探讨赵云究竟是文官还是武将的问题。
综合《三国志》、《华阳国志》和《云别传》等史料,赵云在刘备集团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:近卫骑兵司令(相当于骑兵部队的主帅)、牙门将军(类似副官长和卫队长)、桂阳太守、留营司马(负责荆州地区的治安和军务)、翊军将军、中护军、征南将军、镇东将军以及镇军将军。
赵云的晋升轨迹显示,他始终活跃于军事一线,他身着文官服饰反而一点也不奇怪。自夏商周以来,直至春秋战国、秦汉乃至三国魏晋,文武身份并未严格分家。朝堂之上,无论文官武将,都穿着峨冠博带,衣袂飘飘,绝不像现代影视剧里武将那样披挂盔甲、腰悬刀剑——除了极少数特例,当时的官员无论文武,出席朝会都穿着轻便服饰,穿沉重盔甲上朝反倒是折磨。
诸葛亮在出任丞相之前,先后担任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;孙权称王后,张昭被封为绥远将军,晚年为辅吴将军。被视作刘备集团中不甚高明谋士的糜竺、孙乾、简雍、伊籍,其官职也都是将军级别,诸如安汉将军、秉忠将军、昭德将军和昭文将军。
从这些官职中不难看出,当年并没有明确划分文官和武将的界限,因此讨论赵云究竟是文官还是武将,实质意义不大。若一定要给他一个标签,那只能称他为“勇猛而有文化修养的儒将”。
关于赵云的年龄问题,则永远难以有确切答案。不仅赵云的出生年份成谜,就连关羽和张飞的确切出生年月都无任何可信史料可证。关羽赵云究竟比刘备年长还是年幼,连易中天先生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。
虽然古代户籍制度较为完善,但由于战乱频仍,年代久远,汉末三国时期的户籍档案早已湮没无踪。若有人能找到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的“户口本”,这必然会成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。
半壶老酒虽读书不多,翻遍三国史料仍无关于赵云出生年月的任何记载,因此他的年龄之谜,只能留待诸位读者慢慢体会。
因为当时官员基本没有文武之分,赵云的职业性质根本无需多言;他的年龄,《三国演义》中自相矛盾,正史又无明确记载,故而只能暂时搁置。接下来,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个更有趣的问题:在蜀汉五虎大将中,赵云的武艺是否真是最低?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赵子龙被塑造成近乎完美的常胜将军,平生未尝一败未受一伤。汉中之战,他不仅巧妙施展空城计击溃曹军主力,还令张郃、徐晃两员名将闻风丧胆。
张郃和徐晃不敢轻易与赵云正面对决,或许是因为他们与黄忠交战已久、体力不支。然而事实上,张郃与赵云多次交锋,败得也不算狼狈。
众所周知,张飞是张郃的克星,这一点无需多言。而赵云与张郃的两次单挑则颇有看头。
第一次交手发生在刘备袭取许都途中穰山一役。为营救被围困的刘备,赵云挥枪击败张郃部将高览:“刘备与高览交锋,未打三合,高览一刀将刘备从马下砍落。刘备正慌乱,欲亲自上阵,高览后军忽然混乱,一名将军冲阵而来,枪起时,高览翻身落马。仔细一看,乃赵云也。赵云纵马挺枪,击散后队,又与前军张邰独战,战三十余合,张邰败走。”
第二次是在当阳长坂坡一战,虽然张郃败于赵云枪下,但张郃并不畏惧:“赵云一枪刺倒曹洪部将晏明,杀散众军,冲开一条通路。正奔逃间,前方又有一队军马拦路,当先一将,旗号分明,写着‘河间张郃’。赵云不理会,挺枪便战,约打十余合,赵云不敢久战,夺路而逃。张郃追赶,赵云加鞭疾走。”
在穰山之战,张郃坚守山隘,路窄赵云难以突围,最终关羽携关平、周仓杀来,才救出刘备和赵云,这也侧面体现出张郃防守实力的强悍。
张郃在长坂坡敢追击赵云,自有狐假虎威之意,但能让赵云无心恋战,表明二人武艺不相上下,打个三五十回合都不成问题。
张郃能与赵云鏖战三十回合,却在马超面前败得很快:马超怒气冲冲,挺枪直杀来,曹操背后由于禁迎战,双方战至八九合,于禁败退。张郃出战,与马超交手二十合便败走。随后李通出迎,马超奋勇杀敌,数合间便将李通刺落马下。
若以张郃为标准,赵云显然不及马超;而马超的武艺又似乎略逊于关羽和张飞:许褚与马超在潼关渭水激战二百三十回合不败,但在下邳之战中,许褚与徐晃联手也未能阻止关羽。关羽以寡敌众,挥舞青龙偃月刀,迅速击退许褚徐晃,突围成功。若非夏侯惇顽固牵制,曹操的围剿计划将彻底失败。
当然,评价名将武艺不能仅凭一两次单挑。若只看张郃这一对比,赵云的武艺似乎是五虎将中较低,但综合全局,又只有赵云保持无败记录,张郃后来不敢再与他正面交锋便是最好的证明。
关于大将单挑能力和三国武将武艺排名,一直是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。任何排名都能找到支持和反驳的理由。在半壶老酒看来,根据《三国演义》,刘备已给五虎大将排了座次:“封许靖为太傅,法正为尚书令,诸葛亮为军师,掌管军国大事。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被封为五虎大将,魏延任汉中太守。”
依照刘备王命,赵云在五虎大将中排名第三,但这排序究竟是基于武艺、战绩还是资历,尚无定论。最终还需诸位读者自行评断:赵云这位能文能武、品德高尚的儒将,若仅凭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描述,他的武艺究竟能排在蜀汉五虎大将中的第几位?
---
这样改写你觉得怎么样?如果你想我更详细或者更口语化,也可以告诉我!
发布于:天津市